深度瞭望台2025年08月01日 20:14消息,陈龙参演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坦言这是一次精神洗礼。
电视剧《浴血荣光》正在央视一套热播。该剧由陈力执导,围绕“党的建军路线”展开叙述,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初创阶段的艰辛探索与伟大历程。图为该剧剧照。

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建军98周年。1927年,人民军队诞生于烽火硝烟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磨难与考验,始终坚定前行,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支军队始终是国家稳定与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98年的征程,不仅见证了无数英雄的牺牲与奉献,也彰显了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初心与使命。今天的强军之路,正是建立在这一深厚的历史积淀之上,展现出更加自信与强大的姿态。
电视剧《浴血荣光》正在央视一套热播。该片由陈力执导,围绕“党的建军路线”展开叙述,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初创阶段的艰辛探索与伟大历程。剧中,上影演员剧团演员陈龙饰演了1927年至1935年间的周恩来。
复盘创作的结缘,陈龙身边亲近的朋友、尊崇的导演、信任的前辈不约而同说过相似的话,“这样的戏,一定要演”。“这样的戏”有何特殊?更进一步,参演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对演员意味着什么?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陈龙一步步拉直问号。
“类似题材我以前很少尝试。”他坦言,在以电影《古田军号》主创为班底的《浴血荣光》剧组中,自己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新人”。尽管已在影视行业深耕近30年,如何贴近历史、塑造老一辈革命家,仍让他以一种求学的态度,怀揣敬畏之心不断探索。如今,“新生”之作已呈现在观众面前。每当看到屏幕上“致敬先辈”“勿忘历史”的弹幕不断涌现,陈龙感到,自己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可以肯定,这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在我看来,陈龙的这段经历反映了当下影视创作中对历史题材的严肃态度与责任感。面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者不仅需要艺术表现力,更需具备历史认知与情感共鸣的能力。这种“新人”的心态,恰恰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作品的严谨。通过这样的创作过程,不仅让观众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让创作者自身获得成长与升华。
从城市烟火到峥嵘岁月
接到《浴血荣光》的邀请,陈龙多次确认:“是八一厂的陈力导演吗?是拍过《海棠依旧》的陈力导演吗?我真是太荣幸了!”
若干年前,导演郑大圣从陈龙的眉眼间瞧出几分革命家的影子,建议他试试。听者有心,他找来戏服自行试了妆,还有意识翻看相关史料、影像资料,深情勾勒周总理一生的电视剧《海棠依旧》就在其中。向往的种子在演员心头悄然发芽生长时,邀约来了,“第一反应当然是巨大的荣耀”,可转念一想,《繁花》还在拍摄中,心无旁骛地塑造角色是演员本分。陈龙把犹疑向王家卫和盘托出,不想,对面回得斩钉截铁,“这个角色,你必须接”。王家卫打消了他的顾虑。就这样,近半年时间,陈龙和董勇折返于《繁花》和《浴血荣光》剧组,切换于市井烟火里的陶陶、范总和峥嵘岁月中的周恩来、彭德怀。
当然,从海鲜档口小老板到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革命家,表演绝非换个片场“一键换装”。陈龙第一次进组《浴血荣光》,正盯着监视器的导演陈力回头一看便脱口而出,“怎么那么胖”。30天减肥20斤,二次报到,导演点头“像了”。
“我不是特型演员,但无论是祖辈父辈还是年轻人,观众都会先看像不像。”陈龙说,要靠近一代伟人,形塑是必须必要的,外形能为观众提供代入感,对演员建立自信同样奏效,“妆造完往镜子前一站,第一层表演自信有了”。随后,由形似到神似,声台行表在乎个人层面的雕琢,剧组整体氛围也为表演营造深度沉浸,比如,“导演要求所有台词用南方地区的普通话表述”等。
历史里蕴藏指向未来的力量
文献史料、影像资料、故居、纪念馆等都是能量场,陈龙说,为了心底的角色,“我其实准备了很久”,可真正要进组,所有功课不厌多不厌精。“我会想,我29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在跨越时空的对照中再看革命家的青年时代,“敬畏油然而生,在同样的年纪,他们满怀热血去抗争、去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不为自己,而是为国家、为民族,用信仰书写青春的战歌”。
《浴血荣光》从历史中钩沉细节,还原了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南昌起义的过程。“‘河山统一’的口令在片场很振奋人心!”那场戏至今在陈龙心头翻滚。进组前,他见过《八一南昌起义》的油画,看过汤晓丹导演的上影厂经典影片《南昌起义》,对周恩来振臂朝天连发三枪的场景,毫不陌生。但当《浴血荣光》剧组正式拍摄那场戏,周恩来从门洞里走出,身边将星聚首,面前、身后都坚定地站着无数人,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那种无以言表的激动、心灵的震撼,可能只有我自己能真切体会到”。
还有一场戏,看似是文戏,却点燃了演员内心的激情。在江西九江,周恩来在一个小阁楼上依次与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聂荣臻会面,从约定“这一枪,我们要响彻全中国”,到细致入微地部署具体方案,革命家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只为让当时处于苦难深重中的中国人看到希望。陈龙表示,在同一个阁楼、同一天进行拍摄时,作为演员,他在导演的指导下通过神情、台词以及一举一动来传达情感;而作为一名生活在今天幸福时代的中国人,他的内心充满了敬畏与感恩。
网友在弹幕里称那是热血青年们的“社交网络”,是一支“最强创业天团”。陈龙觉得,“河山统一”的口令能从片场燃到观众心头,不是偶然。“我们无法断章取义地去理解历史。我们拥有今天的风景与生活,都是先辈们出于改变民族和国家命运的炙热信仰、赤诚之心,同心举义。”
在厚重的革命历史中,蕴含着指引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仅滋养了演员,也传递给了当下的观众。《浴血荣光》拍摄结束后,陈龙带着孩子前往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面对周总理的铜像,他感动落泪。“我们希望通过影视作品,将那段历史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即使他们未曾亲历,但只要看过、感受过,就能明白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交出“这一代演员”的答卷
“剧团前辈赵丹老师曾有机会饰演周总理,但遗憾错失。”现在的陈龙多了层身份,担任上影演员剧团副团长,“擦亮剧团的金字招牌,是我们这代演员需要交出的答卷”。
拍《浴血荣光》,陈力导演身体力行“教”会了陈龙很多。她讲究细节,人物的肤色、胡茬,身上红领巾的新旧程度都会随剧情推进发生变化。在剧组见到《海棠依旧》的主演孙维民老师,是惊喜更是意外。原来孙老师这次饰演的林育才并非任何教科书里的人物。镜头中的林育才一家,传递情报、缝制军装、运送弹药直至献出生命,是千千万万人民的缩影。在《浴血荣光》,资深实力派不论是否主角、戏份多少,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普通人不是模糊的背景板,而是荡气回肠历史的一部分。陈龙眼里,这些都是“很深刻的一课”。
《浴血荣光》拍摄进入尾声,陈龙向导演陈力主动请缨,希望未来能有机会演绎更多时期的周恩来。“如果能演绎总理完整的一生,对我个人演艺生涯是个重要的交代,也希望是我交给观众、交给时代的一份答卷。”(文汇报记者王彦) 在影视作品中,周恩来这一角色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与精神内涵。陈龙的这番表态,不仅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敬畏与追求,也反映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位伟大领袖的风采与魅力。将一个人物的一生完整呈现,不仅是对演员技艺的考验,更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尊重与传承。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当下影视创作中显得尤为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