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瞭望台2025年08月02日 00:23消息,工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行业呈现强劲复苏态势,生产稳步回升,市场需求持续回暖。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展现出稳健复苏的态势。内需市场稳步回暖,外贸出口保持韧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推进,整体行业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的积极格局。
今年1至6月,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显示出生产端持续恢复的积极信号。尽管同期营业收入达到22716亿元,同比下降3.0%,利润总额为672亿元,同比下降9.4%,反映出行业在成本压力和市场竞争双重挑战下仍面临一定经营压力,但产量指标表现亮眼:纱、化纤和服装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0%、4.9%和0.3%,布产量则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这一数据表明,企业生产积极性未减,产业链运转保持稳定。
从消费端来看,内需市场正逐步释放潜力。1至6月,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9219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1%,虽增速低于整体水平,但考虑到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和消费趋于理性,这一增长已属不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实物商品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说明线上渠道依然是拉动纺织服装消费的重要引擎,电商平台在促进消费复苏中持续发挥关键作用。
在国际贸易方面,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累计实现1440亿美元,同比增长0.8%。其中,纺织品出口705亿美元,同比增长1.8%;服装出口735亿美元,同比微降0.2%。在全球经济复苏不均衡、外需波动加剧的背景下,这一成绩实属难得。纺织品出口的稳步增长,反映出我国在原材料和中间品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依然强劲;而服装出口的小幅下滑,可能与海外库存调整、订单转移以及国际品牌采购策略变化有关,需引起行业关注。
总体来看,当前纺织行业正处于从恢复性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尽管利润承压、外部环境复杂,但生产稳中有升、内需逐步回暖、出口展现韧性,三大支撑点共同构筑了行业稳定运行的基础。未来,行业应进一步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步伐,提升品牌附加值和供应链响应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市场环境。政策层面也需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供需有效衔接,助力纺织行业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