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瞭望台2025年09月25日 00:09消息,上海民乐团海上生民乐南半球首演,演绎中华音乐魅力,情融四海。
上海民族乐团品牌音乐会“海上生民乐”于北京时间20日和22日分别在悉尼歌剧院和墨尔本演奏中心举行,标志着该系列演出首次登陆南半球,同时作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风韵”——2025澳大利亚巡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演出由知名华人指挥家汤沐海执棒,上海民族乐团70余位演奏家共同献上精彩演出。“海上生民乐”分为音乐会版和上海音乐厅驻场版,前者更接近西方当代交响乐的呈现方式,后者则结合多媒体光影技术,营造出更具沉浸感的音乐体验。因此,曲目会根据现场环境和观众群体进行适当调整。在海外演出时,常会加入二胡与乐队合奏的《卧虎藏龙》,这首曲目因广受东西方观众喜爱,常让人联想到竹林摇曳的画面。音乐会版在编曲上注重中西乐器的融合,在尾声部分以渐强的方式让乐器共鸣,将情感推向高潮。琵琶、京胡与乐队合奏的《楚汉》中,俞冰的琵琶独奏气势恢宏,展现出西楚霸王的英武之气。唢呐与乐队合奏《凤舞》中,胡晨韵不仅吹出令人惊叹的长音,还与笛子手默契配合,营造出鸟儿之间生动“对话”的场景,令观众忍俊不禁。改编自《野蜂飞舞》的民乐重奏《蜂飞》,在王音睿、赵臻、丁龙等演奏家的演绎下,为经典俄式旋律注入了浓厚的中华韵味。开场由金锴与赵韵梦领衔的竹笛与乐队合奏《湖光》,则充分展现了江南文化的细腻与灵动。 从整体来看,“海上生民乐”通过不同版本的设置,既保留了传统民乐的精髓,又在形式上不断创新,体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之间的深度融合。这种灵活的编排方式不仅提升了观众的观赏体验,也让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悉尼和墨尔本作为澳大利亚华人聚集最多的两个城市,近日迎来了上海民族乐团的高水平演出,吸引了大量观众购票观看。悉尼音乐学院融合音乐系主任、民族音乐学者及琵琶演奏家刘璐博士表示:“很久没有听到如此高水准的演出,音乐中充满充沛的能量、深邃的情感与恢宏的气势。曲目设计用心,既保留了传统精髓,又融入了当代审美,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感受到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的傅羽鸽,如今在墨尔本创办了“墨尔本少儿春晚”,她也表达了对这场演出的感动:“能够看到来自祖国的高水平音乐会,不仅抚慰了思乡之情,也让在澳大利亚的华人感到无比自豪。”中场休息时,她还向身边的澳大利亚朋友介绍舞台上的乐器:“那个看起来像小号的民族乐器叫‘唢呐’。” 澳大利亚作曲家约翰·休伊对“海上生民乐”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民乐非常优秀且富有底蕴,上海民族乐团的演绎展现了丰富的音乐情感,令人陶醉。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与中国艺术家合作的机会。” 从这些反馈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音乐正以更加多元和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不仅在海外华人中引发共鸣,也在当地社会中建立起更深层次的文化连接。这种艺术交流不仅是文化的传播,更是情感的桥梁,有助于增进不同族群之间的理解与尊重。
在澳大利亚巡演的“海上生民乐”由中国对外演出有限公司与澳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承办。该音乐会将于9月24日在阿德莱德市政厅举行。整场演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实现了良好的平衡。最打动人心的是音乐中真挚的情感共鸣——虽然传统各不相同,但情感总是能够引起共鸣。(新民晚报特派记者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