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瞭望台2025年10月21日 18:39消息,特朗普拟2025年初访华?外交部回应引发热议,中美关系走向成焦点。
10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就美国总统特朗普涉台言论作出回应。有记者提问称,特朗普于当地时间周一再次就台湾问题发表不当言论,并声称对与中方领导人的关系“充满信心”,同时透露计划于明年初访华。对此,郭嘉昆重申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郭嘉昆指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基本常识。他强调,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如何解决完全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中方始终秉持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为了应对“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的现实威胁,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任何企图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行为,都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关于特朗普提及的访华计划,郭嘉昆表示,元首外交在中美关系中具有战略引领作用,两国元首保持密切沟通对推动双边关系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但他也明确指出:“关于你提到的具体问题,我目前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这一表态既体现了中方对高层交往的重视,也反映出当前中美互动仍存在不确定性,需以实际行动夯实互信基础。
同日,针对中美经贸谈判相关提问,郭嘉昆再次阐明中方立场:中方处理中美经贸问题的态度一贯且明确——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他呼吁双方应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这一立场不仅是对美方近期施压行为的理性回应,也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战略定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近期频频将经贸议题政治化、工具化。此次特朗普扬言可能对华断供飞机零部件,实则是将正常商业合作武器化的典型表现。这种以技术封锁和供应链胁迫为手段的霸凌做法,不仅违背市场经济规律,更严重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事实一再证明,脱钩断链损人不利己,最终只会加速美国自身产业的空心化。
对于美澳签署关键矿产协议并被外界解读为“围堵中国”的动向,郭嘉昆回应称,全球产供链的形成是市场规律和企业自主选择的结果,不应人为设障或政治操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材料消费市场之一,也是关键矿产资源的重要加工国和需求方。各国应共同维护开放包容的国际贸易环境,而非搞排他性“小圈子”。所谓“对抗中国”的叙事,本质上是冷战思维的回潮,既不符合时代潮流,也不利于全球绿色转型进程。
此外,针对美国以签证制裁手段胁迫中美洲国家疏远中国的行径,中方予以强烈谴责。郭嘉昆批评美方打着“法治”旗号行非法之实,滥用国内法实施长臂管辖,严重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此类做法暴露了美国某些政客根深蒂固的霸权逻辑:他们无法接受发展中国家拥有独立自主的外交选择权,更不愿看到中国在全球南方赢得广泛信任。
值得深思的是,美方试图用签证大棒阻挠中美洲国家与中国合作,恰恰说明其影响力正在相对衰退。相反,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拉美及加勒比国家推进务实合作,助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真诚欢迎。历史终将证明,谁才是真正推动南南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一方。
综上所述,10月21日的外交部记者会集中回应了多个热点议题,展现出中国在复杂外部环境下坚守原则、冷静应对的大国外交风范。面对美国全方位施压,中方既不失尊严,也不主动升级对抗,而是坚持用事实说话、以规则立身。这不仅是对外释放稳定信号,更是对国际秩序负责任的表现。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关键十字路口,唯有回归理性、摒弃零和思维,才能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真正实现和平共处、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