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创16兆瓦漂浮式风机完成整体装配,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助力清洁能源发展。
10月1日,由三峡集团牵头建设的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系统示范应用工程项目——“三峡领航号”,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顺利完成一体化组装。作为全球已安装单机容量最大的漂浮式海上风电系统装备,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装备制造能力迈上新台阶,向深远海风电开发迈出了坚实一步。
“三峡领航号”依托三峡阳江青洲项目进行设计与建设,其核心配置为一台16兆瓦超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叶轮直径达252米,扫风面积接近5万平方米,相当于约7个标准足球场大小。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4465万千瓦时,能够有效满足数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这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研发上的技术突破,也为未来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三峡领航号”成为国内首个获得中国船级社(CCS)入级认证的漂浮式风电设施。CCS全程参与了该项目的设计审查、图纸审核及入级评定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这一认证不仅是对项目安全性和技术先进性的权威认可,更意味着我国在漂浮式风电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正逐步完善。从近海走向远海,从试验探索迈向商业化运营,此次入级具有重要的行业引领和示范作用。
放眼全球,漂浮式海上风电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已被视为深水海域风能开发的关键路径。此次“三峡领航号”的成功组装,不仅展示了中国企业在高端能源装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预示着我国有望在全球海上风电技术竞争中占据更有利位置。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迭代不断加强,深远海风电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