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瞭望台2025年09月03日 11:06消息,黄金突破3600美元,央行黄金储备30年来首超美债,市场迎来历史性拐点?
受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本月启动降息周期,叠加全球多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强劲需求推动,纽约黄金期货价格于周二强势突破每盎司3600美元大关,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也同步飙升,一度攀升至每盎司3533美元以上,创下有史以来的新高。这一轮金价的快速上行不仅反映了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转向的敏感反应,更凸显出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在全球不确定性上升背景下的战略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金价上涨的背后,各国央行对黄金的持续大规模购入成为不可忽视的核心驱动力。根据Crescat Capital合伙人兼宏观策略师Tavi Costa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布的数据分析,当前外国央行持有的黄金储备规模已历史性地首次超过美国国债持有量,这一转变自1996年以来尚属首次。
“在我看来,这可能是我们近代史上经历的最重大的全球再平衡之一的开始,”Tavi Costa在其评论中强调。这一观点值得深思——当全球主要经济体开始系统性地减少对美元资产的依赖,转而增持非主权信用背书的黄金,这不仅是资产配置的调整,更可能预示着国际货币体系深层结构的演变。
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持续发酵,到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剧,再到多个国家对美元霸权潜在风险的警惕,央行购金潮的背后,实则是对现行国际金融体系信任度的悄然重构。这种“去美元化”趋势虽非一朝一夕形成,但其累积效应正在通过黄金市场的表现逐步显现。
华尔街机构普遍对黄金后市持乐观态度,认为当前的高点并非终点。周二,瑞银重申其此前预测,预计到2026年6月,金价有望进一步攀升至每盎司3700美元,并明确指出:“在地缘政治或经济状况恶化的风险情境下,不排除金价升至4000美元的可能性。”
摩根士丹利在其最新发布的研报中,将黄金2024年底的目标价上调至每盎司3800美元。报告特别指出,黄金与美元指数之间的强负相关性仍是当前定价逻辑的核心。若美元指数延续当前的贬值趋势,将以直接而显著的方式推高以美元计价的贵金属价格。
此前不久,高盛分析师也重申了其对黄金价格在2026年中期达到每盎司4000美元的预测。该行认为,支撑金价长期走强的核心因素包括:各国央行持续的购金行为、黄金ETF资金流入的回暖,以及全球投资者对实物资产和避险工具的偏好提升。
综合来看,黄金价格的屡创新高并非短期投机情绪的产物,而是多重长期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货币政策转向,到全球储备资产的再平衡,再到市场对系统性风险的重新定价,黄金正从“边缘资产”逐步回归为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核心资产”。这一转变值得投资者、政策制定者乃至公众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