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瞭望台2025年08月04日 14:32消息,记者调查民房违规改造群租现象,揭露阳台厨房住人安全隐患。
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某居民楼内拍摄到的场景。
7月25日中午,记者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某小区门口见到了穿着黑色休闲装的王娇。她在这个小区内租下了两套房屋,并作为“二房东”将它们再次出租。
记者表示想租一个床位,租期大约两个月。王娇回应称“没问题”,随后带领记者进入小区。 **看法观点:** 此次采访中,受访者对记者的请求表现出较为开放的态度,显示出一定的信任与配合度。这种初步的互动为后续报道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也反映出在基层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仍保持着一定的人情味和灵活性。
几分钟后,王娇走进一栋楼栋,乘坐电梯到达3楼,用钥匙打开一扇朝东的房屋。这是一套两室一厅的住宅,进门正对厨房,一名年轻男子正在厨房里做饭,两个卧室的门都关闭着,大门左侧是一个约十几平方米的客厅。
王娇介绍,暑期是小区租房的高峰期,由于周边有两家医院,租客多为到医院看病患者的家属,居住在这里方便自己做饭并送至医院。目前对外出租的仅有一个位于客厅中央的床位,包月价格(含水电气暖费用)为3000元。
记者看到,客厅里并排放着三张大床,每张床之间都用置物架分隔开来。王娇提到的可出租床位,正是中间那张床。“床边的置物架还能放些东西,我觉得挺适合你的。”她说道。
记者看到阳台上也放着铺盖卷。王娇说,如果租客愿意住,这里也能当作一个铺位出租,包月价格1800元,如果没人住,就空着。“咱们租房子不就是为了想节省点,是吧?”
这意味着,如果该客厅的4个铺位全部租出去,每月收入可达10800元。
记者随后询问了单间的价格。王娇介绍道,单间目前租给长租客,每月租金为4800元。
看记者仍在犹豫,王娇继续劝说,如果现在确定租房,“可以照顾你”,租住单间的价格是每天150元,租住客厅床位的价格是每天90元。 **看法观点:** 在当前的租房市场中,价格差异明显,单间与床位之间的选择往往取决于个人预算和居住需求。这种定价方式也反映出不同居住空间的价值定位,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群体而言,床位可能更具吸引力,但同时也需要权衡隐私与舒适度的问题。
这种群租现象并不罕见。记者随后采访了附近一小区的居民李女士,她名下有两套房产用于出租。记者看到,在其中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屋内,南面的阳台被改造成一个单间对外出租,租金为每天120元,夏季还需额外收取每天30元的空调费用。
“我去年租房时发现,一间顶层复式阁楼被分出10间房,除了主卧与北卧外,其余房间变成了可供单人居住的改装房间。”来自山东青岛的樊女士回忆,一楼的厨房和客厅隔成了单间,二楼的阁楼甚至也能分出4间单间。由于当时手头比较紧,她无奈选择租住其中一个单间。
她告诉记者,在这种居住条件下,有时上厕所需要排队等候。在作息时间方面,由于租客们的生活习惯与工作方式不同,凌晨三四点钟也能听到开关门、洗漱及收拾东西的噪声,日常休息难免受到打扰。
最让人担忧的仍是居住安全问题。厨房被改造成一个可供居住的单间,并且被租客上锁,导致燃气公司无法及时进行检查。
采访中,有住过隔断群租房的租客反映,几十平方米的房间被分割成多个小间,一到晚上,六七个人同时使用电器,频繁跳闸断电,用电安全问题令人担忧。这种居住环境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也暴露出部分房东和中介在房屋改造中的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租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因违规改装引发事故。
记者调查发现,非居住空间改装的出租屋情况在租房市场上并不少见,顺着一些租房App界面翻几页,便会发现许多“奇形怪状”、空间逼仄的出租房型。
对此种现象,《住房租赁条例》作出了禁止性规定,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应当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赵秀池指出,该规定提高了出租方的违法成本,使其必须更加严格地遵守相关法规,防止违规出租行为的发生,一旦违规将面临罚款等处罚。对承租方而言,这一政策有助于其选择符合规定的房源,避免租住非居住空间或群租房,从而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我认为,此类政策的出台体现了政府在规范住房租赁市场方面的决心,通过强化责任主体的法律意识,推动行业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对租户权益保护的重视,有助于构建更公平合理的租赁环境。
在北京市物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毕文强看来,《住房租赁条例》关于非居住空间出租与居住标准的规定,对出租方而言,直接压缩了通过违规改造牟利的空间,倒逼其回归合规经营。对承租方则意味着基本居住尊严的保障,避免陷入“阳台蜗居”“十人群租”等安全隐患。
赵秀池建议,监管部门可以借助信息平台、信用体系以及定期检查等方式,强化监管力度,确保执法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可设立有奖举报热线,完善租赁信息平台的房源发布管理,加强房源备案与合同管理。同时,通过信用体系建设,对遵守规定的房东在税收和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从而实现更加有效的监管。
毕文强呼吁,落实《住房租赁条例》该条规定需创新监管机制,特别是建立动态监管机制,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租赁备案平台,要求出租方上传房源实景照片与户型图,通过AI图像识别自动筛查违规改造。还要实行信用惩戒联动,将违规出租纳入个人征信,限制其房产交易、贷款等金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