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瞭望台2025年08月18日 13:46消息,《百位著名科学家作风学风故事》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办,弘扬科学精神与优良学风。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与科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弘扬科学家精神 树立良好作风学风”——《百位著名科学家作风学风故事》出版座谈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讲述科学家们在科研道路上的奋斗历程与优良作风,进一步倡导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学术精神。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体现了对科学家精神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当前学术界对树立良好作风学风的迫切需求。科学家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学术态度直接影响着整个科研环境的健康发展。通过梳理和宣传这些科学家的优秀事迹,不仅能够激励更多科研工作者坚守初心、勇攀高峰,也为青年一代树立了可学习、可效仿的榜样。 《百位著名科学家作风学风故事》的出版,是对科学家精神的一次系统性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作品涌现,持续推动科研生态向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图为出版座谈会现场。发

《百位著名科学家作风学风故事》一书生动记录了100位老一辈科学家在315个真实故事中的优良作风与学风,展现了他们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简朴励行、修身齐家的高尚品质。通过讲述这些科学家的真实经历,该书不仅传递了他们的精神风貌,也旨在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年轻科研人员,推动科技创新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书中多数故事是首次公开,内容真实、细节鲜活,图文并茂,兼具教育意义与可读性。 这些故事不仅是对科学家个人品格的礼赞,更是对科学精神的传承。在当前科技创新日益重要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书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引导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守学术诚信,弘扬优良学风。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华强在致辞中,对为本书付出辛勤努力的编委、作者、审稿专家以及所有参与人员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他指出,本书不仅是一部故事的汇集,更是一幅精神的图谱,是弘扬优良作风和学风的生动教材。 从内容上看,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文字的记录上,更在于它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与时代意义。它通过真实的故事传递出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启迪和精神指引。这样的作品,既是学术成果的展示,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纪委书记李伟在致辞中表示,高能所的发展历程体现了科学家精神的延续与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们严谨的作风和优良的学风是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本书的出版时机恰到好处,是一部引导树立良好作风学风的“指南针”,必将激励全所科技工作者以端正的作风和学风积极投身于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王晓虹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科学院党组一直高度重视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加强作风学风建设。在党纪学习教育以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过程中,注重挖掘老一辈科学家廉洁自律、严谨治学的优秀事迹,以此加强对全院科研人员的教育与引导。为落实院党组的相关要求,直属机关党委组织编写了《百位著名科学家作风学风故事》,旨在通过这些真实感人的案例,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楷模,传承和发扬优良的作风与学风,为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从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来看,良好的作风学风不仅是科研工作的基石,更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老一辈科学家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当代科研人员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化科研伦理、坚守学术诚信,已成为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因此,通过讲述科学家的故事来弘扬正气、树立榜样,不仅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也能激发更多青年人才投身于国家科技事业之中。
图为王扬宗讲述创作过程。发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王扬宗在发言中提到,参与本书的编撰过程,是一次深刻接受老科学家作风学风教育的经历,收获颇丰。书中收录的百位著名科学家,不仅是中国科学院几代科学家中的杰出代表,更是新中国科技事业和中国科学院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他们所展现出的严谨学风和优良作风,是其科学成就与贡献的重要基石,也为今天的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值得学习的榜样。 从这些科学家的事迹中可以感受到,科研不仅是智慧的较量,更是品格与精神的体现。他们的坚持与奉献,为后来者铺就了前行的道路。在当前科技创新日益重要的时代背景下,重温和传承这种科学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出版社主题出版编辑部主任刘英红在讲话中指出,在本书的编写与出版过程中,对315个故事的真实性以及各个细节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和核实,这既是本书编写过程中的最大难点,也是其突出亮点。
图为曹臻作主题发言。发
图为韩金林讲述科学家背后的故事。发
在主题发言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所研究员曹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首席研究员韩金林,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晓东,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宪辉,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体壮,以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程师张琛等科研人员,代表中国科学院分享了本书中一些科学家的幕后故事,并讲述了这些故事对他们自身的启发与激励。 这些科学家的事迹不仅展现了他们在科研道路上的坚持与探索,也体现了科学精神的传承。他们的经历提醒我们,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与奉献。正是这些不为人知的奋斗故事,构成了中国科技不断前行的重要基石。通过这样的分享,不仅加深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也让人们更加敬佩那些默默耕耘在科研一线的工作者。
研讨环节,科技部九司二级巡视员王俊峰、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思政处副处长哈迪、教育部教材局二级调研员吴天妹、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科学文化处处长尚少鹏、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展教部部长张颖颖、北京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倪佳琪等嘉宾共同参与研讨,围绕图书在新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优良作风学风方面的重要作用展开深入交流。
图为赠书仪式现场(从左至右依次为王晓虹、陆建伟、梁小红、胡华强、王盈、李伟)。此次赠书活动体现了知识共享与文化交流的重要价值,参与者在活动中展现了良好的合作精神与公益意识。这种形式的互动不仅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也为社会注入了更多正能量。
活动最后,胡华强、王晓虹、李伟分别向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北京市中科启元学校、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的校长赠送书籍,希望科学家的精神能够不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