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瞭望台2025年10月27日 14:15消息,乐动京城,万象交辉,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圆满落幕。
10月24日,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在金秋的余韵中圆满落幕。从开幕音乐会展现西方古典音乐的恢弘气度,到闭幕演出呈现东西方文化深度对话的悠远回响,本届音乐节以“未来传统·刹那新声”为主题,汇聚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艺术家,在11天内献上11场精彩演出、14场大师课以及多场青少年艺术展演。这些活动遍布京城各大文化地标,将高雅艺术融入城市肌理,为北京点燃了一幅流动的音乐画卷。

本届音乐节的开幕音乐会以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拉开帷幕,青年钢琴家张昊辰以其深邃而富有张力的演绎,再次证明了他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钢琴演奏家之一的艺术高度。他与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渊源由来已久——早在获得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金奖后,他的回国首演便选择在此落地。这种长期的信任与合作,恰恰体现了音乐节对中国音乐人才持续不断的扶持与托举。

歌剧领域的“首演突破”成为本届音乐节最耀眼的亮点之一。阿尔班·贝尔格的三幕歌剧《沃采克》实现中国首演,这部被视为现代歌剧里程碑的作品,由指挥大师夏尔·迪图瓦执棒,比利时弗兰德斯歌剧及芭蕾舞剧院带来全新舞台制作。全白极简的布景、强烈的色彩对比与极具心理压迫感的无调性音乐,共同构建出一个充满批判精神的艺术空间。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意义上的“填补空白”,更是一次审美层面的大胆挑战——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艺术先锋性,从来不是迎合,而是引领。

同样引发广泛关注的是亨德尔歌剧《里纳尔多》的中国首演。这部诞生于18世纪初的经典之作,以其华丽的巴洛克风格和咏叹调“让我痛哭吧”的动人旋律闻名于世。此次由英国协奏团携手多位国际声乐名家呈现的音乐会版,首次将整部歌剧完整搬上中国舞台。值得注意的是,过去这类作品往往仅以选段形式出现在音乐会中,而此次完整上演,标志着中国观众对早期歌剧的理解与接受度已迈入新阶段。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刻在森林的海》的世界首演。这部由北京国际音乐节与美国林肯中心联合委约、普利策音乐奖得主杜韵创作的音乐剧场作品,聚焦我国最后一个被官方认定的少数民族——基诺族。通过融合民族元素与当代作曲技法,作品在声音叙事中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存续问题。这是一种真正具有人文关怀的创作姿态:不是猎奇式的采风,而是深入族群记忆内部,用音乐语言进行平等对话。
“中国概念”自2002年提出以来,已成为北京国际音乐节最具辨识度的品牌标识。今年,这一理念继续深化拓展。除了杜韵的作品外,黄若的新作《浮声之城》以“城市漫游体验版”和“现场交响版”双线并行,探索个体在都市空间中的听觉感知;而“95后”作曲家梁皓一的《中国厨房——味觉的盛宴》,则巧妙地将锅碗瓢盆的市井声响转化为交响乐语汇,让烟火气升华为艺术表达。这些作品表明,“中国概念”早已超越简单的民族符号堆砌,正在走向更具哲学深度和当代性的表达路径。
在支持中国音乐家方面,音乐节一如既往地展现出强大的平台效应。青年钢琴家安天旭与俄罗斯钢琴大师米哈伊尔·普莱特涅夫同台演绎双钢琴协奏曲《瑞士幻想曲》,展现了新生代中国演奏家的技术实力与艺术自信;孟华婴、王天佑等年轻音乐人通过“青鸟计划@BMF”登上天坛神乐署的古老舞台,在大提琴家王健等前辈护航下完成重要亮相。这些细节无不体现音乐节在人才培养上的长远眼光:不仅要打造明星,更要构建生态。
更令人欣喜的是,音乐节正日益成为城市公共文化生活的重要引擎。围绕《浮声之城》设计的5条城市漫游路线,引导听众走进国家大剧院周边的街巷深处,让音乐与城市肌理产生真实互动;“跟着音乐去旅行”项目联动文旅资源,开发专属文创产品;持票观众可在600余家商户和30余家酒店享受优惠,有效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这种“破圈”尝试,打破了古典音乐高居庙堂的传统印象,使其真正下沉为市民可触可感的生活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青少年乐团展演集结全国32支学生团体,在北京音乐产业园打造国庆期间的音乐市集;BBC爱乐乐团走进校园,用《龟兔赛跑》等寓言音乐唤醒孩子们的听觉兴趣;吉尔·沙汉姆、伊尔迪科·科姆洛西等国际名家走进中央音乐学院,与青年学子面对面交流。这些举措不仅播种音乐种子,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未来的观众群体——毕竟,任何艺术形式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代际传承。
回顾28年历程,北京国际音乐节已累计呈现近80部各类“首演”作品,其中中外歌剧超过60部,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最具前瞻性和艺术水准的歌剧舞台之一。正如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所言,音乐节的意义不仅在于演出本身,更在于拓宽观众的艺术视野,提升整体审美能力。在这个信息爆炸却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能够坚持每年推出高质量、有深度的音乐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坚守。
从有穹顶的音乐厅到无边界的街头巷尾,从专业乐迷到普通市民,北京国际音乐节正努力实现“全民共享”的艺术理想。它不再只是一个年度文化事件,而逐渐演化为一座城市的精神节拍器。当安天旭在中信大厦弹响琴键,那婉转的旋律通过广播传遍全城时,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人的演奏,而是一座城市与音乐之间正在发生的温柔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