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涌动,新能源汽车领跑未来赛道

新潮澎湃,新能源汽车引领全球产业新变革

新能源汽车 产销两旺 新能源 汽车产业 发展趋势

深度瞭望台2025年08月21日 11:26消息,产销两旺,新能源汽车持续向新而行,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经济界面】  

   “瞅瞅,这车老带劲儿了!”

   前不久,辽宁沈阳市民张朝阳购置了一款他一直向往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并向亲朋好友分享了自己的购车体验。“车身颜色、轮毂样式和内饰色调都可以按照个人喜好进行定制,还能享受到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总共省下了两万多元。”张朝阳兴奋地表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与销售分别达到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到新车总销量的45%。

   “我国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升级已进入稳步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技术的快速更新和成本的持续下降,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发展和市场普及。

   渐成潮流,“电车一族”越来越多

   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新能源汽车车主曹楠楠表示,她每天早上出发前,都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车辆,提前打开车窗通风、启动空调降温,甚至远程启动车辆。车辆的剩余电量、车内温度、轮胎胎压等信息也在手机App上实时显示,让驾驶者随时掌握车辆状态,非常便捷。 她的新能源汽车还配备了自动泊车、辅助驾驶和能量回收等功能,不仅提升了驾驶体验,也大幅降低了能耗。据她介绍,车辆续航可达300公里,仅需100元左右的电费,经济性十分突出。 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和节能方面已取得显著进步,极大提升了用户的日常使用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这类车型有望在未来成为更多家庭的首选。

   当前,新能源汽车销售持续升温,越来越多像曹楠楠这样的消费者选择成为电动车用户。

   今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以及国家能源局联合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旨在加快弥补乡村地区在新能源汽车消费和使用方面的不足,推动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乡村出行体系。

   如今,在许多农村地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开新能源汽车,既环保又省钱。村里有几十户人家都换上了新能源汽车。”重庆合川区弯桥村的一位村民表示。

   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分别完成124.3万辆和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3%和27.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到全部新车销量的48.7%。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7月,以旧换新政策的效果持续显现,行业在整治“内卷”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企业不断推出新车型,推动车市保持平稳运行,并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从当前行业发展来看,政策支持与市场自我调节的双重作用正在逐步显现。以旧换新政策不仅刺激了消费,也加速了老旧车辆的淘汰,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行业内部竞争的规范化有助于提升整体发展质量,避免无序扩张带来的资源浪费。企业持续投放新车型,说明市场供给端正在积极适应需求变化,推动产业向高质量方向迈进。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增长,则反映出消费者对绿色出行理念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也为未来汽车产业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将有效释放内需潜力。”陈士华说,近日,国家层面已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第四批将于10月份按计划下达,并将督促地方细化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金有序均衡用到年底。这将有助于稳定消费信心,持续提振汽车消费,确保下半年行业平稳运行。

   付炳锋表示,在完善的顶层设计和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下,凭借敢于创新的企业、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消费者以及庞大的市场规模,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建立起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显著的供应链成本优势。汽车产业链的范围持续扩展,正逐步形成跨行业融合的新型产业生态。

   与此同时,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我们在小区车库里安装了充电设施,到家停下车就能充电,非常方便。”家住北京市大兴区的黄晓旭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便利性成为居民关注的重点。在小区内增设充电桩,不仅提升了居住体验,也反映了城市在推动绿色出行方面的积极尝试。这种贴近生活的配套设施,让环保理念真正融入日常,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优化。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09.6万个,私人充电设施1200.4万个;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达到97.08%,乡镇覆盖率达到80.02%。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达549.23亿千瓦时。

   “技术增活力,绿色添动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高速公路充电桩数量4年翻了两番多,覆盖98.4%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大减少了新能源汽车驾驶员的“里程焦虑”。

   竞争力强,出口保持高增长

   “将空调调至22摄氏度”“播放一首歌”……在最近举行的2025年印度尼西亚国际汽车展上,中国车企的展区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体验。多个中国品牌展示了以纯电和混动车型为主的多款产品,并展示了车联网、驾驶辅助系统等先进技术与应用。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亚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267%,中国汽车品牌占据销量的九成以上。

   当前,东南亚正逐渐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重要目标市场。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积极布局这一区域,推动“在地化生产”,不仅提升了对当地市场差异化需求的响应速度,也有效促进了海外销售的持续增长。例如,长城汽车在马来西亚的KD工厂已成功完成首款产品哈弗H6的组装下线;上汽通用五菱全球第300万辆新能源车于今年5月在印尼工厂正式下线;吉利旗下的EX5电动汽车也在印尼工厂完成了试生产。 从当前形势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东南亚的布局已从初期探索转向深度扎根。这种趋势不仅反映了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深化,也体现出东南亚市场在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上的巨大吸引力。随着本地化生产的推进,中国品牌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并在竞争中建立更稳固的影响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指出,东南亚地区因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供应链配套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正吸引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前往当地投资建厂、采购零部件并开展销售业务。中国新能源汽车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出口规模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随着东南亚经济的不断增长,其市场潜力将进一步扩大,为中国车企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许海东认为,在汽车行业发展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已形成规模化、体系化以及快速迭代的先发优势。随着完善产业生态进入东南亚市场,有助于当地汽车产业以更具性价比的方式应用智能座舱、自动泊车等新技术,从而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瞧,今年1至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走高,累计出口达130.8万辆,同比增长84.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25.4万辆,同比增长81.6%;新能源商用车出口5.4万辆,同比增长2倍。这些数据充分反映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和持续增长的活力。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出口量的大幅增长不仅体现了国内企业在技术、成本控制和品牌建设上的提升,也反映出国际市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尤其在全球推动绿色转型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正逐步成为国际市场的“新宠”。这一趋势值得持续关注,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产业链完善,行业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活力,源于对创新的不断追求与突破。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等领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活力,源于产业生态的持续优化与升级。目前,中国已建立起覆盖原材料供应、电池制造、整车生产、充换电基础设施等环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了新能源汽车技术革新、产业链协同以及人才培育等全方位的全产业链输出……

   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但在前沿技术领域仍需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以巩固当前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联盟理事长董扬表示。 我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了我国在绿色交通领域的战略眼光,也展现了科技创新的强劲动力。未来,如何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将是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同时,政策支持与市场导向的结合,也将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不只做“量的冠军”,更要成“质的标杆”

   近期,汽车行业大力整治以无序“价格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卷式”竞争,引发社会关注。

   7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座谈会,部署进一步规范行业竞争秩序的相关工作。会议指出,要持续推进产品价格监测、产品一致性检查、缩短供应商账期等措施,同时开展网络环境乱象专项整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及缺陷调查;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能耗限值、电池回收利用安全等相关标准,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新能源汽车不能只做‘量的冠军’,更要成为‘质的标杆’。只有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驱动,中国汽车才能真正赢得未来。”付炳锋说,要综合治理各种非理性竞争现象,坚决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立金指出,我国汽车产业正在由“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变,由“跟随发展”向“引领创新”迈进。在面对市场竞争时,需进一步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加大基础性原创技术的研究力度。

   产业链上下游应进一步加强在芯片、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创新,持续推动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技术的不断升级,助力智能底盘、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系统的深度融合,着力从源头突破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赵立金表示。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指出,技术进步应成为培育产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动力。要持续推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创新,重点聚焦能源动力、智能底盘和智能网联等方向,加强基础前沿和交叉融合领域的前瞻性和引领性布局。同时,要着力突破全固态电池、分布式电驱动系统、自动驾驶大模型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克车用操作系统和专用工具软件等瓶颈问题,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技术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坚持自主创新,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才能在新一轮产业洗牌中占据主动。尤其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企业更应注重技术储备和战略布局,避免盲目跟风或重复建设。未来,谁能掌握关键技术,谁就能在市场中赢得先机。

   “以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基础。”张进华表示,要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采购供应、营销服务等各环节的质量管理,以协同创新为驱动,以生态共建为支撑,深入推进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方面的创新发展,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相关阅读

生成式AI引爆传媒变革:高端论坛在京启幕
招标代理新规出台,行业迎来变革新机遇
乐动京城·万象交辉——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璀璨收官
自主育种占比超95%,种质资源夯实农业芯片新突破

发表评论

请输入您的姓名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
请填写评论内容

国内栏目

深度瞭望台国内栏目为您提供第一时间的新闻报道、深度分析和独家视角。

即时资讯

全天候更新热点事件,第一时间传递重要新闻

深度分析

专业团队深入新闻现场,解读事件背景与深层影响

独家视角

资深工作人员提供独特视角,洞察新闻背后的真相

24小时热文

生成式AI引爆传媒变革:高端论坛在京启幕
2025-10-31 09:08

生成式AI重塑媒体生态,未来已来

招标代理新规出台,行业迎来变革新机遇
2025-10-31 09:06

招标代理新规落地,行业风口悄然来临

乐动京城·万象交辉——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璀璨收官
2025-10-27 14:15

音燃京城·万象升辉——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华彩落幕

自主育种占比超95%,种质资源夯实农业芯片新突破
2025-10-27 14:14

95%自主育种背后,中国种质资源如何重塑农业未来?

扫码识真伪,消协护消费——新功能上线助您轻松辨商品
2025-10-27 14:13

扫码一键验真,消费更安心

镜头追故宫 十七载光影对话
2025-10-27 12:42

镜头追故宫 十七载光影见证岁月传奇

北京前三季度新设机构激增21%,创历史新高
2025-10-27 12:41

北京前三季度新设机构激增21%,创历史新高,新动能加速涌动

西藏60周年盛典:音乐奏响雪域新篇
2025-10-21 18:37

高原礼赞:六十年旋律见证雪域巨变

广东发力工业智算 催生软件与智能装备新生态
2025-10-21 18:36

广东打造工业智算新引擎,软件与智能装备加速融合崛起

《令人心动的offer》主持人直面行业变局:转型之路如何破局?
2025-10-21 17:08

《令人心动的offer》主持人直面行业变局:转型之路如何破局? ——**职场风暴来袭!他们如何在巨变中逆风翻盘?**

胖东来开放日上线:每人2万元,解锁神秘体验!
2025-10-21 17:07

胖东来开放日惊现2万神秘礼包,解锁限量体验新玩法!

《无声英雄,荣耀绽放——电视剧〈沉默的荣耀〉震撼收官》
2025-10-21 08:52

无声英雄,荣耀绽放——《沉默的荣耀》引爆观众情感高潮

农业农村部开展60天攻坚行动 抗秋汛抢播麦促壮苗
2025-10-21 08:51

秋汛攻坚60天 麦播抢出春耕节奏

全球首个聚变能智慧引擎中心落户中国
2025-10-15 11:18

聚变能源新纪元:中国引领全球智慧核能未来

稳预期强信心,激发市场新动能
2025-10-15 11:18

稳预期强信心,激活经济新引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