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瞭望台2025年08月25日 15:24消息,港澳台青年探秘甲骨文,穿越千年对话中华文明,感受汉字源头魅力,共寻文化根脉。
8月15日至21日,49名来自港澳台的青年齐聚江苏南京与河南安阳,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甲骨文文化沉浸式研学之旅。此次行程不仅是一次跨越地域的文化交流,更是一次深入中华文明源头的精神寻根。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瑰宝,甲骨文承载着三千多年前商代先民的语言与思想,是汉字的源头,也是中华文化连续性的有力见证。8月15日下午,东南大学中国甲骨文文化艺术与国际交流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甲骨文研究在学术与国际传播层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与此同时,“走进殷墟——港澳台青年甲骨文文化探索之旅”正式启动,为青年一代搭建起理解中华文明深层基因的桥梁。

在为期7天的研学中,主办方精心安排了专题讲座、甲骨文书法体验、实地参观殷墟遗址、创意设计工作坊以及多场交流分享会。这些活动不仅让青年们直观感受到甲骨文的历史厚重感,更让他们在亲手刻写、临摹与创作中,体会到古老文字所蕴含的时代生命力。不少参与者表示,原本以为甲骨文遥不可及,但通过亲身体验,发现它既神秘又亲切,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密码。
此次研学选择南京与安阳作为主要站点,颇具深意。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而安阳殷墟则是甲骨文的发现地,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里程碑。两地联动,既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广度,也凸显了其深度。让港澳台青年走进殷墟,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走近”,更是文化认同上的“走进”。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并行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挑战,但也迎来新机。甲骨文不再只是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而是通过现代教育手段和青年参与,焕发出新的活力。此次研学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情感的共鸣与身份的认同。对于港澳台青年而言,了解甲骨文,就是了解“我们从哪里来”,这有助于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当青年一代开始主动探寻甲骨文的奥秘,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文明的根脉将在新时代继续生生不息。期待未来有更多类似的跨区域、跨文化研学项目,让更多年轻人在行走中读懂中国,在体验中热爱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