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瞭望台2025年09月03日 07:21消息,九三大阅兵今日举行,展示国防力量与历史传承,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北京将举行盛大阅兵式,以纪念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时刻。这一活动不仅是对先烈的深切缅怀,也是对和平来之不易的深刻铭记。通过阅兵仪式,我们能够感受到国家的力量与尊严,同时激发全体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新时代背景下,回顾历史、珍视和平,对于凝聚共识、推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年前的9月3日,我国举行了首次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主题的阅兵活动。这一事件不仅是对历史的庄严回顾,也彰显了国家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决心。通过这样的仪式,既表达了对先烈的深切缅怀,也传递出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时代强音。

十年后,我们仍将采用相同的方式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这样的安排蕴含着深远的意义,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今年的阅兵有哪些亮点?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为何要举行大阅兵?这些问题背后,体现了国家对历史记忆的珍视与对和平发展的坚定信念。 在2025年9月,我们再次以庄严的仪式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不仅是为了铭记先烈的英勇牺牲,更是为了激励后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今年的阅兵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有新的突破,展示了新时代军队的风采和国家的综合实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传递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决心,也向世界展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这种持续的纪念活动,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它提醒我们,历史不能遗忘,和平需要守护。
铭记历史,以盛大阅兵纪念抗战伟大胜利
今年九三阅兵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盛大阅兵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纪念是为了铭记。80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这段充满苦难与辉煌的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应铭记于心,不敢忘,也不能忘。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段抗争史不仅是一段国家和民族的奋斗历程,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它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唯有团结一致、自强不息,才能守护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今天的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应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坚定前行的方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华儿女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突出贡献应当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史册和人类正义事业史册上。
纪念也是为了警醒。当今,仍存在一些歪曲抗日战争历史的错误言行。在国际上,日本右翼分子和某些政客歪曲侵略历史、否认战争责任、美化侵略战争,西方学界漠视、贬低或否认中国抗战的战略地位与重大贡献;在国内,妄图抹杀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历史地位与重要作用的历史虚无主义也时有出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可能重蹈覆辙。对于此种歪曲历史真相、否定二战胜利成果、开历史倒车的行为,中国人民绝不答应,世界人民也不会答应。这些荒谬言论和行径,更加反衬出九三阅兵的重大意义与历史分量。
隆重举办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既是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对先烈的敬仰、对二战记忆的庄严诠释,也表明任何试图篡改二战历史、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对;同时,这也是国际社会共同纪念反法西斯事业的重要时刻,提醒全球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力量,坚持传播正确的二战历史观,坚定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致敬英雄,以隆重仪式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次阅兵不仅是致敬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英雄,更体现了伟大抗战精神的赓续传承。
十年前的93阅兵,我国特别安排了由300多名抗战老兵组成的方队作为首支方阵接受检阅,那一场景令人久久难以忘怀。如今,健在的抗战老兵大多已年逾百岁,考虑到身体状况等综合因素,今年的阅兵不再组织抗战老兵方队参阅,而是邀请曾参与抗战的老战士、老同志、老民兵、地方支前模范代表以及抗战烈士亲属代表前往天安门现场观礼,以表达对老英雄们的崇高敬意。
今年阅兵的战旗方队将展示来自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华南游击队等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授予荣誉称号或命名的部队所传承的战旗。每一面战旗都象征着那段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承载着无数抗日英雄的英勇牺牲与无私奉献。由这些功勋荣誉部队派出的擎旗手,将率领方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一面面鲜艳的战旗与人民英雄纪念碑遥相辉映,构成一幅英雄与功勋并存、历史与现实交融的动人画面,深情表达我们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功勋荣誉的永恒铭记。
“兵民是胜利之本”,在抗日战争中,广大民兵积极参战支前,英勇作战,共歼灭敌人10.6万余人,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此次受阅的民兵方队由来自15个省份的民兵组成,涵盖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要抗日根据地。其中一些队员来自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等战功卓著、声名远播的优秀民兵队伍,还有一些来自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独特战术发源地的典型民兵组织。在着装方面,这次民兵方队与以往阅兵相比有较大创新,将全面展现新时代中国民兵的良好形象。
在本次阅兵编设的45个方(梯)队中,徒步方队既有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单位的抗战老部队,也有包括“三结合”武装力量体系的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一老一新”的组合,将集中展现新时代政治建军新风貌、人民军队好样子。历经80年岁月沧桑,伟大的抗战精神薪火相传。
维护正义,以先进战力彰显和平力量
今年的九三阅兵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也是人民军队迈向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展示。据相关介绍,此次受阅的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其中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较大。除了传统的主战力量外,阅兵还特别安排了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参阅,展现出浓厚的科技含量与创新特色。 从这次阅兵可以看出,我国国防建设正朝着更加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稳步迈进。新型装备的集中展示不仅体现了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彰显了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这种以“新”为亮点的阅兵形式,既是对过去成就的总结,也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抗日战争时期使用的大刀长矛和土枪土炮,到如今装备先进、科技感十足的新型武器系统,以及信息化、无人化等新型作战力量的快速发展,我国国防实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展现了国防现代化的显著成果。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强大军事实力,是用实际行动表明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能力,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维护世界正义与和平的坚定决心。
和平需要努力争取,也需要持续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中国力量每增强一分,世界和平的希望就增加一分。”当前,世界局势依然复杂多变,许多地区仍处于战火和动荡之中。一些国家试图削弱联合国的权威,挑战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给世界和平带来了新的考验。作为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和捍卫者,中国在这一背景下隆重举行阅兵活动,展示出的实力越充分,就越有助于推动国际体系在和平环境下实现有序而积极的变革,进一步巩固战后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公平与正义。
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发展的理念,中国军队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持续为全球稳定作出贡献。此次阅兵中,维和部队方队的亮相,彰显了中国在国际维和行动中的责任与担当,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东北抗联,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这一安排不仅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庄严纪念,也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在履行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坚定立场。同时,本次阅兵还特别邀请了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过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亲属代表到场观礼,进一步彰显了国际间的友好合作精神和对抗战历史的共同铭记。 在我看来,这种将历史记忆与现实担当相结合的方式,既是对先烈的深切缅怀,也是对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力宣示。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能够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也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理解与认同。
铭记历史,旨在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纪念胜利,是为了让胜利的精神永远传承。在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将向世界展示一个自信、开放、有担当、崇尚和平的中国形象,凝聚起全球热爱和平、追求正义的强大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庄严而伟大的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