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将有新标尺!国务院要求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落实外企国民待遇。
国务院总理李强于9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情况的汇报,研究在政府采购中推行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同时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草案)》。 此次会议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现了国家对环境保护与产业自主化的双重重视。在政府采购中强调本国产品标准,有助于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和市场公平竞争,同时也为本土企业创造更多发展机会。而对银保监法的修订,则反映出金融监管体系持续完善的方向,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这些举措共同指向一个更加可持续、安全和高效的发展路径。
会议指出,制定并实施政府采购中本国产品的标准及相关政策,是健全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步骤,也是在政府采购领域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的具体举措。
会议强调,要立足实际,科学分类制定本国产品标准,明确对特定产品中关键组件和关键工序的具体要求。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稳步推进标准的实施,合理设置过渡期,帮助企业提前做好产业布局和投资规划。同时,要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我认为,这一政策方向体现了政府在推动产业升级与维护市场秩序之间的平衡考量。通过细化标准、加强沟通、给予缓冲时间,有助于降低企业转型成本,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而坚持公平原则,则是确保市场活力和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
专家:设置过渡期为企业提供了明确预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出台政府采购中优先使用本国产品的相关标准和政策,首先旨在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体系,提高政策的公开性和针对性。
她提到,过去,“本国产品”的界定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实践中认定模糊、执行差异较大。此次会议研究相关政策有利于明确关键细节,例如产品需在中国境内生产、组件成本占比、关键组件及工序本土化等核心标准,构建了一个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的制度框架。
记者注意到,去年12月5日,财政部对外发布《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通知》明确了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一是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即在中国关境内实现从原材料、组件到产品的属性改变,不包括贴牌、简单包装等;二是产品的中国境内生产组件成本达到规定比例要求,具体比例分产品确定并动态调整;三是在满足前述条件的基础上,对特定产品还要求其关键组件在中国境内生产、关键工序在中国境内完成。
根据《通知》,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现阶段适用于货物,主要是工业制造品,不包括农林牧副渔产品和矿产品等。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给予本国产品相对于非本国产品20%的价格评审优惠。
财政部称,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出台后,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在充分征求包括内外资企业、协会商会在内的各方意见基础上,于3到5年内制定有关产品的中国境内生产组件成本比例要求,以及对特定产品的关键部件和关键工序要求。在此之前,只要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即视同为本国产品。
万喆认为,《通知》提出,特定产品需满足关键组件的国产化率,并设置了过渡期,为企业提供了明确预期,避免“一刀切”式的僵化管理。这体现了政策在提升透明度和精准性方面的进步。
今年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要尽快出台相关文件,建立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体系。
该方案明确,应尽快制定并发布有关政府采购本国产品的相关文件,明确政府采购本国产品的标准,保障在境内生产的不同所有制企业产品能够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万喆认为,制定出台政府采购中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是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上,落实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
她表示,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政府采购中对各类经营主体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若符合标准,也可享受同等支持。这不仅对标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也有助于稳定外资信心,减少其对“隐形歧视”的担忧,吸引更多跨国企业在华布局产业链,形成内外资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与此同时,这一措施也有助于保障供应链安全,提升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在当前全球产业链加速调整的背景下,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愈发突出。针对某些产品的重要零部件和生产环节提出本土化要求,有助于推动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这既是应对当前国际环境中保护主义抬头的战略举措,也是促使企业加强技术研发、降低对外部供应依赖的有效手段。
此外,政策还致力于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政府采购作为需求侧的重要手段,通过明确的需求导向,推动资源向高端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并在价格评估中提供优惠,从而激励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在万喆看来,制定并实施政府采购中优先使用本国产品的标准及相关政策,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激发新的生产力;同时,能够增强供应链的自主性和可控性,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还可以优化外资结构,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深入参与中国高端制造产业链。”万喆举例指出,例如特斯拉等企业的产品已被列入政府采购目录,享受与国产新能源汽车相同的补贴政策,进一步提升了外资的参与程度,推动了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
另外,可以进一步提升政府采购政策的实施效果。她表示,通过需求引导供给、以高质量供给激发需求,推动供需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国内外市场的深度整合,加快技术更新与市场应用,助力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