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出台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规范行业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记者23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已于今年6月至7月期间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正进入法制审查程序,预计近期将正式出台。 这一政策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对直播电商行业的监管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随着直播带货模式的快速发展,行业中存在的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问题以及消费者权益受损等现象也日益凸显。此次《办法》的出台,不仅是对市场乱象的回应,更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步。在数据和时间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该政策的落地将进一步提升直播电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为消费者营造更加安全、有序的购物环境。
在当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副司长刘军卫表示,《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直播电商平台、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及其服务机构等主体的法律责任,强化了监督管理手段,同时明确了监管部门与平台之间的联动处置机制,构建起覆盖全过程的责任体系,推动形成监管执法的闭环。 我认为,此次《办法》的出台是对当前直播电商行业快速发展中出现问题的有力回应。通过明确各方责任,不仅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也为消费者权益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监管机制的完善,体现了政府在促进新兴业态健康发展方面的积极态度和务实举措。
刘军卫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742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直播电商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从监管中掌握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多批典型案例来看,直播电商领域仍存在较为突出的虚假营销和假冒伪劣问题。 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也推动了电商行业的创新与变革。但与此同时,部分平台和主播在利益驱动下,忽视了合规经营的重要性,导致市场秩序受到一定影响。对此,相关部门应持续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规,提升行业自律水平,确保直播电商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消费者权益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据悉,今年8月,中国推动成立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旨在通过统一标准提升平台企业的合规经营水平,促进平台经济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刘军卫透露,目前《直播电商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和《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规范》两项国家标准已完成立项,正加快推动起草工作。
他表示,下一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秉持问题导向,加强综合管理,大力整治直播电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网络交易氛围和消费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推动直播电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