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瞭望台2025年08月25日 15:23消息,光影交织,共话电影未来。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聚焦创作与观众的双向奔赴,探讨中国电影的创新与传承。
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于2024年8月23日在吉林长春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从生活中来,到观众中去——电影和观众在一起”为主题,汇聚了众多青年电影人、行业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背景下电影创作的现实路径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探讨。作为中国电影界一年一度的重要思想交流平台,本届论坛不仅延续了对创作本质的追问,更凸显出在变革时代中电影与人民关系的重新定位。
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毛羽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中国电影正面临观众代际更迭、技术革命加速、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国家文化战略升级等多重挑战与机遇。他强调,中国电影迫切需要“新力量”的注入——这不仅是对青年创作者的呼唤,更是对一种创作精神的期待。毛羽提出,希望新一代电影人能成为拥抱新观众、深耕未来的创作主体,主动迎接AI、虚拟拍摄、流媒体分发等技术变革,开拓电影表达的新疆域;同时,在全球文化激荡中坚守中华文化的根脉,肩负起建设电影强国的时代使命。这一讲话既是对青年力量的激励,也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专题研讨环节,与会嘉宾聚焦现实题材影片创作、动画电影的创新突破以及观众审美变迁与表达方式革新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多位导演和编剧分享了从生活一线汲取创作灵感的经验,强调“脚踩泥土,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有专家指出,近年来部分影片之所以能够引发广泛共鸣,正是因为它们真实记录了普通人的悲欢,回应了社会情绪。这种“从生活中来”的创作态度,正是实现“到观众中去”的关键。我认同这一观点:电影的本质是沟通,唯有真诚面对生活,才能赢得观众的真心。
论坛现场同步发布了最新一期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及2025年重点新片片单。数据显示,自2015年春节档至2025年暑期档,满意度调查已覆盖61个重要档期、67个周末周期,累计评价影片达568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观众反馈体系。值得关注的是,《南京照相馆》《哪吒之魔童闹海》《罗小黑战记2》暂列2025年度单片满意度前三,显示出观众对兼具人文温度与技术水准作品的高度认可。此外,片单发布环节集中宣介了30余部即将上映的新作,涵盖现实题材、动画续作、历史叙事等多种类型,预示着未来中国电影多元发展的强劲势头。
作为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中国电影新力量”展于8月22日在长春拉开帷幕。展览通过影像、手稿、剧本、道具等形式,系统梳理了不同时期代表性导演与编剧的艺术成就,尤其聚焦近年来崭露头角的新生代创作者。从第六代导演的现实关怀到“90后”导演的技术融合尝试,展览不仅是一次行业回顾,更是一场代际对话。它提醒我们:每一代电影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时代,而“新力量”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年龄或资历,而在于是否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和不断创新的自觉。
本届论坛由中宣部电影局主办,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承办,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电影局)协办。在当前影视行业面临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此次论坛的召开具有特殊意义。它不仅是一次行业内部的思想碰撞,更是一次面向公众的文化宣言:中国电影正在努力重建与观众的信任关系。当技术越来越先进、资本越来越密集,我们更应回归初心——电影属于人民,也必须服务于人民。唯有如此,中国电影才能真正实现从“数量增长”到“质量飞跃”的转变,迈向真正的电影强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