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海岛:两岸新锐导演捕捉时代浪潮

风起海岛:新锐导演解码两岸时代脉搏

电影 闯入海岛 青年导演 两岸

两岸青年导演携手打造电影《闯入海岛》,捕捉时代风潮,展现青春力量。

   9月5日至7日,第五届平潭IM两岸青年影展在福建平潭顺利举行。主办方供图。 此次影展继续为两岸青年电影人搭建起交流与展示的平台,推动了两岸文化的深度融合。作为一项聚焦青年创作力量的活动,它不仅展现了年轻一代在影像表达上的多元探索,也为两岸影视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当前两岸关系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此类文化活动更显其独特价值,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与情感联结。

风起海岛:两岸新锐导演捕捉时代浪潮

   出租车驶向福建平潭岛,车内播放着一首流行的说唱歌曲。“你听过《大展鸿图》吗?”司机问道。

风起海岛:两岸新锐导演捕捉时代浪潮

   副驾座上,来自中国台湾的青年导演冯于伦并未听过这首歌。9月上旬,他正携短片《海浪》前往第五届平潭IM两岸青年影展的现场。途中,司机与他聊得十分投入。他觉得这一幕很像电影中的场景,“台湾与大陆,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这种碰撞产生的火花非常美丽”。

风起海岛:两岸新锐导演捕捉时代浪潮

   关于“碰撞”,影展创始人、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副董事长洪雷回忆起一个意外的场景:9月5日,上百位青年创作者在一家火锅店的二楼聚集,围坐了十几桌。来自大陆、台湾以及海外的创作者们,各自在身上贴上自己的名字,面对面进行交流。“让不同地区的人有机会相聚,就是我们最大的意义。”洪雷表示。

   人们提到平潭IM影展,往往会联想到两个层面的“年轻”:在今年的影展中,“24”这个数字被反复提及,它代表着主竞赛单元参赛作者的平均年龄;而从影展自身来看,尽管仅走过五届历程,但已累计收到12705部参赛作品,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平潭IM影展正在成为青年创作者的重要平台。年轻创作者的大量参与,不仅为影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反映出当下影像创作生态的活跃与多元。同时,短短五年间便积累如此庞大的作品数量,说明影展在业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提升。这种“年轻”的活力与持续的成长性,或许正是其区别于其他传统影展的独特之处。

   洪雷想起第一届举办时的“业余”,当时电影放映不在影院而在会议室,人们坐在太师椅上观影。到现在,烦恼已经从担心无人光顾变成“预约满了怎么办”。

   影展举行的那周末,电影如同“闯入者”,为平潭本就喧闹的海岸带来了充满活力的情绪与声音。

   一群平均年龄24岁的电影人剖析自己

   在观看50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影片之前,影展终审评委会主席陈冲曾猜测,可能会有部分短片让她感到“难以忍受”;但事实上,她全程专注地看完了每一部作品,并表示感到非常惊喜。

   观众在挑选印有影片海报的明信片。陈宇龙/摄

   “电影的一个很大作用,是为你搬来另一方水土。”陈冲从事影视行业已有50年,但在担任评审的过程中,她始终保持着一种好奇: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在困惑、思考和期待什么? 在我看来,电影不仅是娱乐的载体,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与心灵的桥梁。它能够让人跨越地域与时间的界限,体验不同的生活与思想。陈冲作为一位资深电影人,依然对年轻一代的关注与思考充满兴趣,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她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她对未来的持续关注与期待。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电影所承载的社会意义与人文价值愈发重要。

   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陈冲语气温和,说话缓慢但表达清晰。她并不想为这批青年电影人总结出一个统一的风格,而是强调从他们的作品中看到了各自独特的魅力,希望这些创作者能够保持自己鲜明的个性,如同他们的“签名”一般不可或缺。

   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和《后来的我们》的编剧袁媛分享了她对新一代电影人的看法:“他们更倾向于关注自身,讲述更多关于‘我’的故事,包括‘我’的困惑、‘我’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在虚拟或现实世界中的身份认同。这种对个体精神世界的深入挖掘,让我深受触动。”

   在台湾艺术大学读研的冯于伦,创作的《海浪》虽然讲了一个关于出狱者重新认识世界的虚构故事,灵感却来自上大学后对父亲的观察:对新事物感到陌生、不会用智能手机。拍摄完成不久,父亲过世,冯于伦突然觉得自己从故事的旁观者变成了当事人。他在影片中讨论死亡议题,认为年轻人的视角同样重要,“每个年纪对于生死的感悟都不一样”。

   陈冲告诉记者,“我”的视角是很多青年导演在创作第一部影片时的偏好:选择记录某一件改变自己人生的往事,一次“生命中非常重大的体验”。记者在参与一场主竞赛入围作品展映时也发现,3部影片都是毕业作品,且都是由创作者亲身经历改编。

   其中,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青年导演李新宇推出其执导的影片《穿过公园就到了》,片中的“公园”象征着千禧年前的国有企业的生活区。李新宇十分认同陈冲的评价:“我们这些年轻的导演,确实需要投入不少资金,当然也希望借助短片这一形式,表达对自己具有重要意义的故事。”有观众在观看《穿过公园就到了》的预告片后表示兴趣浓厚:“是时候该讲述00后成长的故事了。”

   父母来自不同省份、自己的童年在几座城市间迁徙,李新宇不会任何方言,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当他的同学们选择回到故乡完成毕业作品时,他想到的是自己和姥爷生活过的国企生活区,“会有类似故乡那样的连接,希望它可以作为我私密情感的出口”。

   在展映现场,官方免费提供的影片周边产品如同一个隐形的“投票场”。在每场影片放映前,来自各地的影迷都会聚集在一整面明信片墙前,收集印有特展和各单元入围影片海报的明信片。有影迷形容这种行为像“抽盲盒”,“先抽再看”。《穿过公园就到了》的明信片上印着一片老式游乐场元素的气球——它是主竞赛单元最早被“抢”空的。 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观众对电影的期待不仅停留在观影本身,更延伸到参与感与互动体验中。明信片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既承载了影片的信息,也成为了影迷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这种形式让观众在未观影前便已建立起对作品的情感连接,反映出当下观众对电影文化的深度参与和热情。

   希望平潭“给我一股风”

   在青年电影之夜上,来自中国香港的知名摄影师鲍德熹即将宣布本届影展的“麒麟评委会选择”奖项——这项奖金为25万元的荣誉。当他说出“我要用广东话念出这部影片的名字”时,现场瞬间沸腾起来。

   获得“麒麟评委会选择”荣誉的《紫菜》,导演梁紫茵正在北京电影学院读研。她的影片拍摄于家乡广东佛山。除了方言,她还特别向记者提及,片中常年葱茏青绿的树木也是家乡的特色。梁紫茵坦率表示,除了感情使然,家乡也为创作提供了实际的便利:地方文化、氛围营造、时代背景——这些对创作者来说都相对熟悉。

   获得本届影展“麒麟评委会选择”荣誉的《紫菜》放映结束后,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主创团队在现场合影纪念。陈宇龙/摄

   在台湾,冯于伦发现很多创作都围绕着生活场景,连接观众的是一种对他们所身处城市的情怀,“好奇在城市场景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但这其实也与拍摄条件相关,冯于伦在平潭看到了大型影视基地,这样“资源整合”的拍摄场景,在台湾并不多见。

   吉林长春导演姜柏廷执导的长片《小径分岔的花园》融合了家乡与她心中的“福地”平潭。该影片是平潭IM影展人才培育体系孵化的首部长片作品,曾荣获第二届影展的麒麟优秀短片奖项,而长片项目则在第三届影展“生生不息成长计划”中获得了最佳提案称号。“作为青年导演,从最初的想法萌生,到撰写剧本,再到参与创投和寻找投资,我经历了一个非常标准且完整的创作过程。”

   她的影片被寄予厚望,“我也很希望能够成为大家的一个榜样,但是我不追求成为大家的标杆,只是希望让更多的年轻创作者看到,是可以被做出来的,只要你坚持努力,哪怕3年、5年,它是有机会能做出来的”。姜柏廷觉得,《小径分岔的花园》作为一个青年影展孵化的影片,她做的很多表达上的创新尝试也被充分尊重。

   在青年电影之夜现场,姜柏廷说,她收到来自导师、学员的很多意见,希望能好好地完善影片的后期制作,“也希望平潭给我一股风,给我一些灵感”。那天晚上,平潭的海风很大,不断地把她的长刘海吹起。

   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举办首次产业放映前,平潭下了一场小雨,搭载记者的出租车司机透过车窗上的水滴,看到影院门口聚集了热闹的人群。这是他第一次在平潭遇到非体育赛事的大型活动。司机表示,最近平潭旅游热度持续上升,那些来自外地的年轻人,想必也对这部电影充满兴趣。 此次电影放映不仅展现了平潭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也反映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平潭正逐步从单一的海滨休闲地,向更具文化内涵的城市形象转变。这种变化,或许正是城市活力与文化自信的体现。

   从这届开始,影展的名字前面加上了“平潭”两个字,电影和这座岛产生更紧密的关联。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小军在影展上向媒体介绍,计划为影展打造永久性的举办地,拟建设“平潭海峡两岸电影宫”,进一步提升影展的品牌影响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AI短片像浪潮一般打来

   上文提到的影展明信片墙上,某套明信片的清空突然提速,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影片完成放映,成功“击中”了一些观影者。9月6日晚,一名影迷就向同伴惊呼:“机器人的那个片子,没了!”

   这名影迷提到的“未来已来·AIGC”单元入围短片《电火花之舞》,由中国传媒大学创作者杨力鉴执导,并荣获“最佳AI创作者”称号。影片以大胆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未来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机器人通过阅读人类的经典电影来学习和理解爱情。“爱和电影是人类最宝贵的遗产。”这句话不仅是创作团队的核心理念,也成为映后分享现场引发共鸣的金句。 从内容上看,《电火花之舞》不仅展现了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潜力,也引发了关于情感与技术关系的深层思考。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它正在逐步渗透到文化创作的各个领域,而这部电影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不应忽视人类情感与文化的独特价值。

   “未来已来·AIGC”单元入围作品放映结束后,主创人员上台与观众进行了交流互动。陈宇龙/摄 从这场互动中可以看出,随着AIGC技术的不断发展,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紧密。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不仅拉近了作品与受众的距离,也反映出行业对技术应用与人文表达结合的重视。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保持内容的温度与深度,依然是吸引观众的核心所在。

   开启AIGC征片,是这个年轻影展又一次“打破边界”的探索。近年来,国内外知名电影节纷纷尝试设立AIGC竞赛单元,法国在今年4月举办了首届世界人工智能电影节,而本届平潭IM影展共收到3443部AIGC短片投稿。AIGC单元评委崔伊表示,“一股非常大的浪潮涌来”。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AIGC技术正在深刻影响影视创作的边界。此次平潭IM影展的积极尝试,不仅展现了对新技术的开放态度,也反映出行业对AI在艺术表达中潜力的认可。随着技术不断成熟,AIGC作品或将逐步进入主流视野,成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片人王安忆在主持AIGC影片映后分享时,向每位创作者提出了两个问题:“你们的作品创作完成时,距离现在有多久?有没有发现自己作品的某一部分因为技术迭代而有了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她随后总结称,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不久之前完成的,实拍作品很少出现这种情况;而实拍作品也无法像AIGC那样,在“短短一个月甚至一两天时间里,就会有一个重大的技术突破”。 从这一对话中可以看出,AIGC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超传统影视制作方式。这种快速迭代的能力,不仅改变了内容创作的节奏,也对创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技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如何保持作品的时效性与前瞻性,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这也反映出AIGC在推动艺术表达和技术融合方面的独特优势。

   影展组委会被投稿创作者的多元身份打动:算法工程师、退休工人、动画专业学生、烧烤师傅、染织设计师……在崔伊看来,AIGC为创作者争取到了“表达平权”,成本大幅度降低。设置AIGC的竞赛单元,是考虑到“工具的能力还有限,所以要把它区别对待”。但他相信,在一两年之内,“它就可以跟上成熟影视作品的脚步”。

   AIGC似乎也重新定义了部分电影节的运作方式。例如,相关的映后交流活动更像技术论坛或答辩现场,有两部作品入围的创作者耿瑞阳在映后被观众提问“如何保持人物一致性”。

   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联合导演范铭当天在后排看完全片,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己也在尝试用AI技术与纪录片结合。她承认看大量AIGC短片会陷入一种在世界观、技术上的疲惫,“最后能沉下来让人记住的,往往是与人类内核最靠近的部分”。

   这与中国人民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制作系主任杨树的评审体验不谋而合。他指出,真正的“突破者”必须在技术和艺术两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准。实拍与AIGC之间的共同点在于创意与视听表达,即“如何通过画面和声音来讲故事”,“评判一部作品的优劣,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其创作本身”。

   耿瑞阳说,现有的AIGC话语体系里,“很多观众是被忽略的,很多创作者是没有被点燃的”。这次入围的两部影片《沙漠之歌:拉提法》《东海暗夜:1920》,分别讲的是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关村创业的故事。“关于太空、战争的AI影片比较多,我们在寻找另外的题材和话语体系,AI影片的天花板是不是不止于此?”

   李新宇也曾创作过AIGC短片,探讨AI在生成内容时是否具备情感,“会不会也想早点下班去喝杯美式”。然而,使用AI的过程让他更加坚定了对真实影像的追求。他决定今后继续拍摄纪录片,“镜头代表着我的眼睛和双手,要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陈宇龙记者蒋肖斌

相关阅读

重阳光影情:高龄艺术家齐聚上影共叙电影之家温情时刻
《繁花》终季引爆舞台,美琪大戏院燃情上演
电影+XR跨界引爆《浪浪山小妖怪》沉浸式新纪元
机器狼暴走!高萌外表下藏着惊人战斗技能

发表评论

请输入您的姓名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
请填写评论内容

娱乐栏目

深度瞭望台娱乐栏目为您提供第一时间的新闻报道、深度分析和独家视角。

即时资讯

全天候更新热点事件,第一时间传递重要新闻

深度分析

专业团队深入新闻现场,解读事件背景与深层影响

独家视角

资深工作人员提供独特视角,洞察新闻背后的真相

24小时热文

重阳光影情:高龄艺术家齐聚上影共叙电影之家温情时刻
2025-10-31 09:07

光影不老,银幕情深:上影盛典见证高龄艺术家的璀璨重逢

《繁花》终季引爆舞台,美琪大戏院燃情上演
2025-10-31 09:06

《繁花》终季燃情上演,舞台奇迹震撼全城

电影+XR跨界引爆《浪浪山小妖怪》沉浸式新纪元
2025-10-21 17:09

电影与XR技术碰撞出全新火花,《浪浪山小妖怪》开启沉浸式叙事新时代

机器狼暴走!高萌外表下藏着惊人战斗技能
2025-10-11 13:39

机器狼暴走!高萌外表下藏着惊人战斗技能,竟成未来战场新宠

《相生》首现阿那亚,音乐节掀起新声浪潮
2025-10-05 16:15

音乐节新地标,青春声浪席卷阿那亚

越剧电影《红楼梦》福州启幕,经典传奇再焕新篇
2025-10-05 13:48

越剧电影《红楼梦》福州启幕,经典传奇再焕新篇 ——青春演绎国粹之美,千年故事焕发时代光芒

《高原少年:一场穿越命运的成长远征》
2025-10-01 23:00

《高原少年:一场穿越命运的成长远征》 → **《高原少年:逆风奔跑的青春,撕开命运的裂痕》**

《三国星图:光影中的立体英雄》
2025-10-01 21:42

《三国星图:光影中的立体英雄》 → 《三国星图:解码光影里的英雄宇宙》

AI浪潮下的光影革命:电影行业在变革中坚守初心
2025-09-24 23:05

AI重塑银幕梦:电影人与技术共舞的未来宣言

电影+XR颠覆来袭,《浪浪山小妖怪》打造沉浸式新纪元
2025-09-24 21:50

《浪浪山小妖怪》引爆沉浸式观影革命,XR技术重塑电影未来形态

风起海岛:两岸新锐导演捕捉时代浪潮
2025-09-19 21:46

风起海岛:新锐导演解码两岸时代脉搏

高密度激光引爆演唱会争议,专家呼吁安全防护不容忽视
2025-09-19 21:44

高密度激光引爆演唱会争议,专家呼吁安全防护不容忽视

2025暑期档票房逆袭:电影市场暗流涌动
2025-09-14 10:55

《2025暑期档票房逆袭:黑马影片搅动市场格局》

潮起云归·乐动申城叶小钢音乐寻根之旅即将震撼开启
2025-09-14 10:55

潮起云归·乐动申城:叶小钢携灵魂音符重返故里,一场穿越时代的听觉盛宴即将引爆

光影盛宴来袭!国庆档多类型影片角逐,你pick哪一部?
2025-09-14 08:31

光影对决!国庆档大片争霸战,谁将引爆票房热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