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棵树打造首演码头,音乐剧《莫里哀》预演火爆,演出合成+预演模式引关注。
法语原版音乐剧《莫里哀》在九棵树进行预演,解放日报记者董天晔摄。此次演出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看,展现了这部经典作品在当代舞台上的全新魅力。作为一部以法国文学巨匠莫里哀生平为题材的音乐剧,其艺术表现力和文化深度值得期待。通过这样的国际艺术交流,不仅丰富了本地的文化生活,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广阔的审美视野。

近日,在位于奉贤区的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大剧场内,法语原版音乐剧《莫里哀》迎来了首场预演。这部荣获2024年法国音乐喜剧奖七项大奖的剧目,在巴黎首演后便引发热烈反响,一票难求,场场爆满,累计吸引观众超过50万人次。 《莫里哀》作为一部以法国著名剧作家莫里哀生平为题材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其戏剧才华与人生经历,也通过音乐与表演的形式,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经典文学的魅力。此次在上海的演出,无疑为本地观众提供了近距离接触高质量法语音乐剧的机会,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
演出开始前一小时,九棵树前厅已聚集了大量观众,大家手持票根在海报前拍照留念。“看预演就像是见证演出的诞生过程。”有观众表示。演出结束时,演员两次返场谢幕,现场掌声持续不断,气氛热烈。 这场演出不仅展现了艺术的魅力,也体现了观众对作品的认同与热情。从观众的积极参与可以看出,他们不仅是被动的观看者,更是艺术体验的一部分。这种互动与共鸣,让演出的意义超越了单纯的表演本身。
“对我们而言,‘预演场’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首次演出。”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总经理陈西加表示,“它是一个集技术调试、市场验证和宣传推广于一体的系统性孵化过程。我们致力于将九棵树打造为‘首演码头’,让每一部在九棵树启程的优秀剧目,能够更加从容、顺利地迈向全国舞台。”
开业至今,九棵树凭借其合作孵化模式,已成为多部国际重磅剧目在中国首演前的重要合成与试演基地。在引进法语原版音乐剧《莫里哀》的过程中,九棵树与国内主办方紧密协作,严格按照欧洲演出标准配置声光电及舞台机械,细致核对每一个技术细节,确保演出质量达到国际水准。 从行业角度看,九棵树在国际剧目引进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它不仅是一个演出场地,更是一个连接中外戏剧文化的桥梁。通过高标准的技术支持和专业化的合作机制,九棵树有效提升了中国观众对国际精品剧目的体验感,也为国内戏剧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种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九棵树有大、九棵树拥有中型、小型等多种排练厅以及符合国际标准的舞台设施,不仅能够提供专业的合成环境,还通过“演出合成预演”的服务模式,为剧目打造完善的孵化空间,使每部作品都能找到合适的起点。这种模式已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2021年,百老汇经典音乐剧《人鬼情未了》中文版在完成国内首演前,曾在此进行合成与预演;2023年底至2024年初,百老汇沉浸式音乐剧《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也选择在九棵树进行预演;2024年7月,上海捕鼠器戏剧工作室的话剧《无人生还》全新版,以及同年11月的话剧《尼罗河上的惨案》,均在此开启全国首演前的预演环节。今年下半年,全新版本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也将于九棵树完成预演。(解放日报记者吴桐)